首頁 熱點聚焦 學習新思想 視頻講堂 理論文庫 講師團動態 政工職評 專題
江蘇大講堂 > 熱點聚焦 > 正文
讀懂習近平矚望的美麗中國——寫在世界環境日之際
2021-06-05 11:49:00  來源:人民網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中國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強調要保護生態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將其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這為科學把握、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人民網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共同聚焦綠色發展,讀懂習近平矚望的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補齊生態治理短板勢在必行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筑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一以貫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國各地環境“顏值”普遍提升——環境空氣達標城市數量、優良天數比例提升,重污染天數比例、主要污染物濃度下降;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持續提升;水質優良海域面積比例持續提升。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習近平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仍回響耳畔。補齊生態治理短板,要下大力氣,做長文章。

“我們看到,常規的環境保護措施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得到釋放。生態環境保護已經從過去的環保領域,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和發展的深水區。”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生態環境問題實則是發展方式的問題。要加快轉向綠色發展,讓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從‘相互沖突’轉變為‘相互促進’。”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子健表示,中國的環境保護正在從污染源治理走向環境質量改善階段,需要從觀念和策略上做必要的調整。“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能夠準確反映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態系統質量并且支撐生物圈保護、修復或恢復的生物評價標準。”王子健說。

談及未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應對之策,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表示,要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在保障國家有效需求前提下,從嚴從緊控制‘兩高’行業新上項目,大力優化能源結構,嚴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進而實現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嚴剛指出。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攜手各國實現綠色機遇共享

4月30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習近平強調。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列為全年重點工作之一,并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認為,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和愿景,意味著我國更加堅定地貫徹新發展理念。“這也將引領全球實現綠色、低碳復蘇,引領全球經濟技術變革的方向,對保護地球生態、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行動,具有非常現實和重要的意義。”何建坤說。

“碳中和并不僅僅是指將化石能源替換成可再生能源,而是生產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張永生指出,“碳中和的各項規劃要盡快到位。除了約束性規劃外,指導性的規劃也十分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廣泛凝聚共識,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引導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向。”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對此,嚴剛表示,我國應從治理體系、資金、技術、機制等方面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我國應積極參與國際對話交流與合作,在綠色技術研發、低碳產業布局以及氣候金融等領域加強國際溝通與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和環境治理,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和韌性。”嚴剛建議。

以法為盾守護自然之美 完善環境保護全方位訴訟體系

“為了一種美麗的鳥,中國正在學會放棄。”

在昆明舉行的世界環境司法大會上,綠孔雀的曼妙身影出現在會場屏幕,視頻字幕引人關注。2020年12月,為了保護瀕臨滅絕的綠孔雀,云南法院判定,對綠孔雀棲息地可能造成風險的在建水電站項目停工,以司法方式有效預防了生態環境損害的發生和擴大。

5月26日,習近平向世界環境司法大會致賀信。他指出,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合作。中國持續深化環境司法改革創新,積累了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有益經驗。

長期以來,中國注重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構建中國特色專門化環境資源審判體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訴訟體系,健全環境權益保護法律適用規則體系,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在健康、舒適、優美生態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談及如何發揮環境司法的保障作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主任王燦發表示,人民法院通過對環境民事案件的審理和裁判,可以化解環境法律關系主體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產生的環境糾紛,維護單位和個人的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和諧。

“人民法院通過對環境行政案件的審理和裁判,助力環境行政執法部門制止和制裁環境違法行為;同時,人民法院通過對環境犯罪案件的審理和裁判,依法打擊嚴重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實現威懾違法、教育單位和個人自覺遵守環境法律和保護環境的目的。”王燦發解釋說。

巴西聯邦共和國高等司法法院大法官安東尼奧·本杰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中國,生態文明這一概念已經逐漸成為法律制度和整個社會的根本性語言。中國一直在制定環保領域相關法律法規,涉及到防治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眾多方面。同時,中國的司法體系十分重視法官在環保事業當中的作用。在他看來,“中國環境司法實踐將成全球典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未來,中國將以更加有力的舉措補齊生態治理短板,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編輯:張翔
因多種原因,本網站轉載、分享、傳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郵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99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 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99国产综合色|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18和谐综合色区|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婷婷综合激情五月中文字幕|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