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紅黃藍幼兒園出現師德失范問題。4月12日晚,網絡流傳一名幼兒園工作人員讓男童聞其腳的照片,引發各方關注。經調查,網傳內容屬實,涉事老師為江西瑞金紅黃藍城東幼兒園的助教劉某。目前該名工作人員已被辭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也依法對其作出了行政拘留7天的處罰。
對于教師而言,“德”是第一評價標準。讓孩子聞大人的臭腳,還發朋友圈炫耀調侃,這樣的行為已然違背了教師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比起這名男幼師的腳臭,更臭的怕是其師德的失范。令人遺憾的是,這已經不是紅黃藍第一次出事。短短幾年內,吉林省四平市、北京市朝陽區等地的紅黃藍幼兒園發生多起針刺、恐嚇幼兒、猥褻兒童等事件。除了紅黃藍之外,近年來,虐待、猥褻、侮辱幼兒的安全事件也時有發生,如何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令人深思。
我們不禁要問:教育機構在幼師招聘時有沒有進行負責任的把關?相關管理部門、教育機構對教師行為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監管機制?同事間如果發現個別教師的師德師風存在問題,園方有沒有及時有效地介入?有觀點指出,幼師師德師風問題頻出,除了跟個人素養直接相關,幼師人員缺口大、入職門檻低、薪酬待遇少是更深層次的原因。
目前,我國幼兒教師隊伍缺口依然較大、整體素質仍不高,亟需加強幼兒教師的隊伍建設、提高幼師隊伍素質。一方面,要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幼教師資建設,選拔優秀的幼師人才。尤其要把好師德關,在教師資格準入、招聘考核等環節,加強師德審查。對師德存在問題的教師,予以一票否決,必要時要毫不客氣地清退出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對幼師展開相應的培訓,提高幼師的師德水平及基本教學能力,更好規范幼師的職業行為。同時,進行有效的日常監督管理,層層壓實師德師風建設責任,引導廣大幼師嚴于律己,嚴守師德底線。如此,才能杜絕孩子聞老師臭腳之類的惡性事件再度發生。
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