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拔節,油菜花黃。位于揚州最東邊的江都郭村鎮,每天早晨都有不少泰州人“跨界”來嘗一碗被郭村當地人稱為“雀兒頭”的莊橋餛飩。但歲月靜好的今天,并沒有讓這里的人們忘卻81年前那場可歌可泣的激烈戰斗——史稱“東進序曲”的郭村保衛戰。戰斗中新四軍以一個多團擊敗敵人13個團的戰績,被視為抗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范例。走進郭村保衛戰紀念館,一抹鮮紅醒目的數字映入眼簾:“1940.6.28”,定格的正是這場戰斗開始的時間。
郭村在1928年就建立了江都縣第一個黨支部??箲鸪跗?,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葉飛、管文蔚率新四軍挺進縱隊,渡江北上開辟蘇北抗日橋頭陣地,就在革命條件較好的郭村休整。郭村處于日偽、國民黨韓德勤部,地方實力派李長江、李明揚等“兩李”三股勢力的集結處。由于韓德勤的挑唆,李長江糾合13個團的兵力,于1940年6月28日對移駐郭村的新四軍挺進縱隊四面包圍,輪番進攻。挺進縱隊被迫自衛反擊,堅守陣地,在地方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下,逐次擊退進攻之敵。陶勇率領新四軍蘇皖支隊奉命馳援,李部中共地下黨員王澄、陳玉生等率部起義,使挺進縱隊轉守為攻。經過內外夾擊,殲滅李部3個團,李軍全線潰退。7月3日陳毅趕到郭村,命令部隊次日攻克塘頭,收兵于泰州城郊。
揚州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洪軍認為,陳毅同志創造性提出“擊敵、聯李、孤韓”發展蘇北的方針,使郭村保衛戰成為我黨我軍成功運用統一戰線策略的典范,被認為是“奠定新四軍華中抗戰領導地位的關鍵之戰”。陳毅曾評價:“我們保持了郭村這個據點,成為以后我軍對蘇北之進攻出發地。”葉飛認為:“沒有郭村戰斗,就沒有黃橋決戰?!?/p>
新中國成立以后,郭村保衛戰被改編成話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話劇《保衛郭村》的演出引起巨大轟動,電影《東進序曲》獲得總政治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在郭村保衛戰中,“鄭少儀只身夜送雞毛信的故事”在百姓中流傳甚廣。這份及時送到的“兩李”部隊兵力部署圖,正是葉飛敢于背水一戰的原因之一。1940年6月27日,我黨地下工作者、國民黨二縱隊中尉政訓員鄭少儀發現,泰州城里的士兵都在街頭忙著采購,士兵告訴她部隊剛剛發餉。舊時軍隊發餉就意味著打仗,鄭少儀敏銳感知到“兩李”部隊即將有異動。于是,她設法拿到“兩李”部隊圍攻郭村的兵力部署以及確切的進攻時間——果然,時間已提前至次日凌晨。鄭少儀到達聯絡點時,卻發現下線找不到,情報送不出去了。軍情緊急,這個年僅20歲的小姑娘偽裝成在田埂間乘涼的農婦,避開“兩李”部隊駐扎的村莊,東彎西繞,蹚河涉水,跑了十多公里路,終于在半夜12點將情報送達郭村,為戰役準備贏得了極其寶貴的幾個小時。
郭村保衛戰紀念館內,志愿講解員張志芳還原了新四軍反擊國民黨頑固派進攻的自衛戰斗過程:6月28日拂曉,戰斗打響。敵人13個團重重包圍郭村,并發起第一次總攻。我軍頑強反擊,郭村保衛戰首日告捷。蘇皖支隊陶勇接到陳毅急電后,日夜兼程趕到郭村,不顧長途跋涉的疲勞,立即投入戰斗,郭村的兵力增加到7個營。6月29日拂曉,敵人發起第二次總攻,李長江給部隊許諾打下郭村放假三天,任意燒殺搶奪,更加激起軍民的憤慨。當時郭村的老人和婦女,為前線送來蕎麥餅和紅燒肉,年輕人則拿起鋤頭和釘耙,不顧勸阻,偷偷跑到戰壕里與部隊并肩作戰,誓死保衛郭村。郭村保衛戰犧牲了500多名將士,蔣鶴林是我挺縱部隊唯一留下姓名的英雄。戰斗中眼看敵人即將突破我軍防線,他端起機槍,毫不猶豫躍出戰壕,在腹部連中數彈的情況下,仍緊握機槍向敵射擊,直至壯烈犧牲。
從6月30日到7月1日,挺縱分別發動了“奔襲宜陵”“港口暴動”“宣堡起義”三次戰斗。經過7個晝夜的激戰,7月4日,“兩李”部隊被擊潰敗逃,郭村保衛戰宣告勝利。這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斗為何能取勝?葉飛之女葉小楠認為,勝利既有賴于黨中央對新四軍在華中發展敵后抗戰的正確方針、政策和部署,也離不開當地良好的群眾基礎;另外,挺進縱隊將士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和信念,不摻雜個人私利。
已退休在家的莊橋小學退休教師宋恒新,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紅色文化的傳播。他家春意盎然的小院一角,至今保留著一堵舊墻,“當時馳援而來的新四軍蘇皖支隊司令員陶勇曾住在我家,他的馬就拴在這后院墻邊上。當時部隊趕到時很多人鞋子都跑沒了,老百姓看了非常感動?!彼卫夏闷鸫芭_上一個銹跡斑斑的軍號,“新四軍紀律嚴明,當年陶勇的司號員在戰場上繳獲了一個新號,就把舊的送給了我姐姐。陶勇知道后說怎么能把公家的東西私自送人,司號員趕緊又要了回來。眼看喜愛的東西得而復失,姐姐就一直哭。陶勇得知后,說破例一次,將沖鋒號又還給了我姐姐。前兩年外甥回老家,把軍號送給我留作紀念。對我們家來說,它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紅色記憶。”
2019年,江都區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出臺《郭村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確定了道路橋梁建設、整合紅色旅游資源等八項“點穴式”重點幫扶工作,力爭通過五六年的努力,把郭村鎮打造成紅色文化傳承區、鄉村振興先行區、揚泰融匯中心區。2020年適逢郭村保衛戰80周年,郭村新建了東進精神實踐基地,修繕提升郭村保衛戰紀念館、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紀念館,成立“東進”民兵排,并將老電影《東進序曲》修復為高清電影,整合資源打出紅色旅游牌。同時依托愛德福等規模企業優勢,著力打造乳膠家居產業群、靜脈產業園兩大基地,2萬畝的高標準農田改造已付諸實施,城鄉建設和環境提升重點工程項目全面開工。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鎮黨委書記張進信心滿滿,“郭村在區位上雖然是江都的偏遠鄉鎮,但不能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邊緣鎮。在建黨百年之際,我們重溫歷史,就是為了傳承郭村保衛戰中,革命先烈用生命與熱血鑄就的信黨跟黨、愛民為民、敢干實干、廉政勤政的‘東進精神’。我們將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到2025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翻一番’,努力把揚州的東大門建設好,讓老區人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生活得越來越好?!?/p>
本報記者 汪瀅 通訊員 江萱 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