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而進,奮楫爭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后來我省視察,充分肯定江蘇工作,賦予新的重大使命;李克強總理在全國兩會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后不久,來到我省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經濟形勢視頻座談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江蘇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厚愛。立足新階段,邁步新征程,我們要牢記囑托、不辱使命,自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和經濟大省的作用,奮楫爭先當好“壓艙石”。
舟行水上,風浪常伴左右。當前,經濟穩定恢復態勢正在不斷鞏固和拓展,但放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在擴散、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國際經貿摩擦加劇、外部環境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推動我國經濟這艘巨輪破浪遠航、行穩致遠,必須充分發揮好“壓艙石”的作用。江蘇作為經濟大省,以占全國1%的土地、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0%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江蘇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支撐性作用。大事難事看擔當,越是風急浪高,越要強化身為經濟大省的擔當意識;越是外部環境嚴峻復雜,越要堅持穩中加固、穩中有進,努力夯實經濟基本盤,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奮楫爭先當好“壓艙石”,首要任務是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江蘇的經濟體量去年已經達到10萬億元的規模,多個行業和領域保持全國領先,還有不少供應鏈、產業鏈處在全國重要節點位置。作為全國經濟的一塊壓艙石,江蘇穩住基本盤的責任重大,穩住了江蘇的經濟、實現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能對全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發揮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認真落實中央穩中求進的要求,著力夯實“穩”的根基、強化“進”的態勢,積蓄更強的高質量發展勢能動能。要系統抓好“六穩”“六保”工作,在落實助企紓困和減稅降費政策、推動就業優先上穩中加固,在市場拓展、優化結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擴大有效投資和消費上穩中有進,以壓艙石之“穩”讓開新局更有底氣,以開新局之“進”讓壓艙石更有分量。
奮楫爭先當好“壓艙石”,重中之重是以新思想新理念為指導創造性地做好各項工作。爭做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壓艙石,首先要有“大塊頭”,能夠擔當起為全局“壓艙”的重任;同時也要有“高質量”,能夠肩負起為全國“示范”的職責。前進路上,我們既要繼續做大江蘇經濟總量、夯實經濟底盤;又要奮勇爭先、銳意創新,深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優化經濟結構,提升江蘇經濟的“含金量”“含綠量”。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正確研判形勢的基礎上創造性做好科技創新、經濟轉型、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等工作,以強勁支撐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奮楫爭先當好“壓艙石”,當務之急是要在大局大勢中找準目標定位,沿著正確的方向辦好自己的事。要辦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事,努力把結構調過來、功能轉過來、質量提上來;辦好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事,把握人民群眾對生活的新期待,統籌需要和可能,讓全省群眾都能過上更加殷實、更加富足、更有安全感幸福感的生活;辦好實現高效能治理的事,積極探索具有市域特點、縣域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讓江蘇的發展更加令人自豪、讓人向往。要堅持更高站位更大格局,以開放的視野胸襟辦好自己的事,把難辦的事情辦成、把能辦的事情辦好、把必須辦的事情辦出彩。
風雨過后見彩虹,風浪過后向藍海。過去的一年,江蘇一著不讓打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防汛抗洪三場硬仗,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優異答卷,為我國經濟率先恢復正增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有外界普遍看好的各種有利條件、有長期應對風險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前進路上,只要我們心懷“國之大者”,牢記全國發展“一盤棋”,努力把“江蘇探索”融入到全國大局,讓“江蘇作為”輝映于發展全局,奮楫爭先當好“壓艙石”,就一定能夠開辟各項工作新局面,為全國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江東